王宝强 、贾玲、宋 小宝“撞车” 春节档尽显“院转网”之变

作者 :陈汉辞
1981年冬天 ,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 的一个普通乡村家庭 ,瘦 小 的宋 小宝出生 ,次年 ,王宝强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 的乡村呱呱坠地。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家化工厂工人家庭,一个可爱 的 小女孩也在嗷嗷待哺 ,她就是贾玲 。
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,命运并没有将初中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的宋小宝 、6岁习武 的王宝强 、19岁失去母亲 的贾玲交织在一起,但在各自 的机缘时运下 ,2011年,他们的人生开始熠熠发光:已成为赵本山弟子 的宋小宝因小品《相亲》引发广泛关注;大学毕业 的贾玲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,表演相声《芝麻开门》 ,让亿万观众记住了这个爱笑 的女相声演员;因《天下无贼》、《士兵突击》成名 的王宝强凭借主演的电影《Hello!树先生》 ,获得了第九届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,他在自己的“幸运”标签上贴上了一个演员 的修养:演技 。
十年之后 ,草根出生 的他们带着各自 的电影在这个春节档相遇 ,三人成为今年春节档 的绝对主角 。票房近40亿元的《唐人街探案3》助力王宝强成为国内第四位主演票房超过150亿元 的男演员;贾玲导演 、主演 的《 你好 ,李焕英》成为黑马 ,票房超过30亿元 ,她也由此成为国内至今票房最高 的女导演;宋 小宝导演、编剧 、主演 的《发财日记》在同期播映 的网络电影排名全网第一 ,创造了点播纪录 。
![]() |
三人在春节档 的“碰撞” ,不仅是各自电影作品在这个常规旺季中 的“捉对厮杀” ,其背后更显示出国内电影业多样化 的转变 :影片上映渠道的线上线下双重选择已经成熟 ,更为重要的是,线上平台已经彻底摆脱长久以来“等而下之”“退而求其次”和“不得已而为之”的形象 。
三大喜剧明星“撞车”春节档
“大年初一 ,导演与家人早早就等待着10点 的上线开播。”《发财日记》制片人李金翰向第一彩票游戏记者表示 ,看到网友 的点播数据上来时,忐忑中更多的是兴奋 ,“就像《西游记》里从东土到灵山 ,四年时间 ,从筹备到落地 ,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,一言难尽 。”
2017年 ,宋 小宝微博发布长文自述了当导演 的原因:这是他很想认真对待 的一件事 ,也想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 的宋 小宝。
这种执念源于宋小宝与一位制片人好朋友 的聊天 。改革开放 的背景下,一个穷 小子的发财梦想可以是成功的企业家 ,或是卓越 的领导者 ,朋友 的落脚点在善良、倔强、幽默的 小人物身上:“兄弟俩”南下,处处面临挫折和失败 ,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 ,却无怨无悔。宋 小宝被这个故事“刺激”了,这不就是他本人吗 ?“当我进城时瞅啥都新鲜 ,三百六十行,只要能赚钱 的, 我都干过来了。但因为瘦小 ,人家开口第一句就是,‘童工吧 ?’ ,第二句就砍价,从40元砍到30元,往往兜子比脸干净 。”
有一回 ,宋小宝饿得眼冒金星 ,在天桥上捡到“巨款”2元钱 , 买了半个烤地瓜,连皮全吃了 。
这些记忆,宋 小宝表示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。
喜剧电影《发财日记》就是在这种倔强 的自我表达下启动的 ,并于2019年年底杀青。彼时 ,王宝强作为主演 的《唐人街探案3》已经定档2020年的春节档。
就在《发财日记》杀青前几个月,根据同名 小品改编的电影《 你好 ,李焕英》开机。这也是喜剧演员贾玲 的“自 我表达” ,不是为 做导演而导演 ,而是对母亲 的思念以及对自己 的托付,她在片中担任导演 、编剧 。故事主线并不复杂 ,女演员贾晓玲在经历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 的悲痛后 ,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,触摸年轻 的父母和他们梦想 的故事 。
如果没有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 ,三位喜剧人 的碰撞可能会错过,但疫情之下 ,《发财日记》没有 公布上映计划 ,去年春节预售最高的《唐人街探案3》也宣布撤档 ,于是这三部影片最终在辛丑年的春节档相聚。
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,截至2月17日22时 ,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累计超78亿元,总观影人次1.6亿元,累计场次285.8万元,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 、人次新纪录。其中档期内票房排名前三为《唐探3》35.5亿元 、《 你好,李焕英》27.2亿元 、《刺杀小说家》5.4亿元 。
第一彩票游戏记者获得 的一份春节档几部影片 的票房预测表显示 ,《唐人街探案3》投资成本在10亿元左右 ,截至2月18日19时 ,票房已超过37亿元。根据预测,票房若达到40亿元 ,出品方收益在7亿元左右;票房若达到50亿元 ,那么出品方收益在11亿元左右 。而今年春节档最大赢家可能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 ,投资成本在3.8亿元左右,票房若达到30亿元 ,出品方收益在8亿元左右;票房若达到40亿元 ,出品方收益在13亿元左右。
另一方面 ,上线6天 ,《发财日记》在腾讯视频 的专辑播放量突破8000万元,从爱奇艺和优酷 的实时热度看也一直领先。
2021年初 ,单是腾讯视频已诞生了5部分账过千万元 的网络电影 ,那么《发财日记》又能分账多少?第一彩票游戏记者了解到,与一般网络电影不同的是,《发财日记》获得的是三大平台最高级别 的单点付费 ,会员费用为6元。除此之外 ,该片还会获得平台联合营销资格以及院线级影片 的宣发资源 。至于收益 ,相关方表示不便透露,但称《发财日记》是目前为止点播付费最成功的作品 。
“成本从来不是我们第一考虑 的因素 。在我 的理解中 ,没有一个具体 的金额来定义大、中 、 小级别 的投入 ,只有自己百分之百全身心 的投入 。”李金翰的乐观与笃定 ,一是坚信优秀 的电影一定会受到观众与市场 的认可,二是缘于网络电影整体环境正在发生变化。
“院转网”之变
2020年春节档期间 ,《囧妈》在网络平台免费上映 ,让人们看到线上成为春节档上映平台的可能性,同时也引起广泛争议 。在当时 ,更多人将此举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,但随着疫情的持续,这一年里影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变化 ,业界对网络平台的态度也在改变。
突如其来 的疫情让电影行业遭受重创 ,网络电影却受“宅经济”刺激迎来流量增长,也使得“院转网” 的出品方数量增多 。
数据显示 ,2020年分账票房破千万 的网络电影多达78部 ,整体规模超13亿元。仅优酷 、爱奇艺 、腾讯视频三家主流视频网站全年上线 的网络电影总计有756部,这一数字与2019年上线789部作品 的成绩相近 。
爱奇艺 、腾讯视频双平台上线 的网络电影《奇门遁甲》以5641万元票房,创造了网络电影分账票房 的新纪录 。与此同时,在以奇幻魔幻作品为主 的网络电影中,2020年 的网络电影在现实主义题材 、主旋律题材 ,甚至是其他小众类型作品的布局均有所成长 ,比如围绕现实主义题材展开的《东北往事 : 我叫刘海柱》 、《 我来自北京之过年好》、《疯狂老爹》等作品 ,均收获了分账票房破千万 的成绩。
值得关注 的是 ,网络电影的制作费用和出品品质也在大幅提升。
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电影专委会秘书长朱玉卿认为 ,不管选择哪一个平台上映,影片质量都是最重要 的 。他认为,居家观影需求上涨形成的刚需 ,使得网络电影不断涌现 ,与此同时 ,顺应观众对优质内容 的需求 ,视频网站对网络电影的布局持续加码 ,带动网络电影逐渐转向精品化生产,从而带动影片质量、投资体量等方面大幅提升。
一位网络电影导演告诉第一彩票游戏记者,单片制作费用已翻番 ,以前单片成本在五六百万元 ,现在基本都提升到单片1000万元甚至更高。
去年5月 ,翻拍自1987版《倩女幽魂》 的《倩女幽魂 :人间情》播映 ,出品方曾透露 ,该片 的制作成本为2300万元,加上营销费用达到3800万元,创下网络电影的最高成本,被视为开启网络电影 的“大片时代”,而该片 的最终分账突破5000万元 。
但影视制作 公司对于这样“以 小博大” 的案例有着另外一些看法 ,“现在1000万元体量 的网络电影是比较高 的 ,如果超过3000万元,得有多少点播量才能收回成本?这种艰难程度与同体量电影在院线 的赌博状态是一样的 。”也就是说 ,靠点播率盈利很难 ,但放在院线,要想获得上亿元 的票房也不容易 。
今年1月初 ,春节档曾被打上问号 ,“线上春节档”也悄然活跃起来 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有20多部电影选择线上播映,包括宋 小宝的《发财日记》以及王宝强 的《少林寺之得宝传奇》 。
若放在院线,《发财日记》逆袭 的空间有多大 ?
有分析认为 ,即便面对强敌,IP系列成型 的《唐探3》与主打情感、催泪 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 ,折射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成绩的打工人生活的《发财日记》 ,还是有成为“黑马”的可能性。“电影还是一门感性且注重个人表达 的艺术,很难通过算法或规则来定论,更不能像从工厂流水线中 的产品来定制 。”李金翰认为 ,就像喜剧创作,未必是为搞笑而搞笑 ,而是以生活轻喜剧为壳 ,人间真情为核,底色虽然染着些许悲凉 ,但充满了人情味儿,会分外温暖感人。
这一点 ,无论是曾给光线传媒带来4亿元分账收益 的《泰囧》 ,还是14亿元票房的《夏洛特烦恼》与25亿元票房 的《西虹市首富》 ,都印证了小人物逆袭的可能性 。
“今年 的春节档还是有着特殊性 ,观影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,形成了社会性话题,显得今年线上播映影片声音有些 小 ,表现不错 的《发财日记》被淹没了一些 。”朱玉卿说 。
找准定位、良性循环
去年,《囧妈》的免费播放之所以引起院线的联合抵制 ,主要是这种模式触及了院线最重要 的“窗口期” 。
数据显示 ,2013年院线电影的窗口期是119天 ,到2015年迅速缩短至50天 。2018年暑期档上映 的《狄仁杰之四大天王》窗口期进一步缩短至1个月 ,该片作为当年暑期档高票房影片 ,在很短时间内即实现视频网站上映 ,被业内人士认为 ,这标志着电影窗口期博弈进入新阶段 。
但《囧妈》 的免费模式在今年并没有得以延续,“保底+分账”为主的网络电影成为各大平台探索 的主要模式 ,而这种探索更多被标榜为网络电影进一步精品化。至于分账比例是多少 ,并没有太多制作方愿意细说 。
目前高成本 、高品质电影最好 的选择还是院线,而中 小成本电影可以两条腿走路,风险相同 的情况下,要么线上要么上院线 。同样的机遇下 ,想让更多优质 的中 小成本电影从院线集中到线上播映 ,平台方还需分账机制 的调整以及收益空间 的增加 。
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 ,这种心态 的转变背后与院线电影 的持续发展,以及平台型 公司与传统电影公司融合度越来越高有关系。
而另一层面 ,平台型机构已成为各大档期 的新玩家 。比如今年春节档,淘票票 、字跳网络 、猫眼 、抖音文化、哔哩哔哩影业等平台型机构均参与出品。
春节档 的7部电影,猫眼参投了5部 ,阿里影业及旗下淘票票 、优酷电影参投了《新神榜 :哪吒重生》《刺杀 小说家》等4部 ,抖音背后 的字节跳动旗下三家不同的公司参与了3部 ,哔哩哔哩影业是《新神榜 :哪吒重生》第四大出品方兼联合发行方 ,网易影业是《侍神令》 的第二大出品方。
受益于春节档 的良好表现 ,2月16日 ,港股开市第一天 ,影视娱乐板块全线高开 ,猫眼娱乐开盘一路高涨22% ,阿里影业涨幅则飙至37% 。
更为重要 的是 ,春节档票房近80亿元 ,让人们看到了院线电影市场回暖迹象 。也就是说 ,平台型机构同样也是两条腿走路 ,可以制作院线电影,也可以定制网络电影。
“当然前提是电影人要保持创作诚意 ,保证影片质量 ,无论选择哪一个平台,都会得到观众的认可。”饶曙光认为 ,最好的状态形成一个整体,形成互动与良性循环,无论是线上 ,还是线下 ,都能找到自己 的准确位置 。
经济新闻精选 :
- 2021年03月04日 13:37:08
- 2021年03月04日 11:34:08
- 2021年03月04日 05:41:21
- 2021年03月04日 05:23:06
- 2021年03月03日 16:01:16
- 2021年03月03日 14:54:04
- 2021年03月03日 08:29:43
- 2021年03月03日 05:53:02
- 2021年03月02日 13:35:46
- 2021年03月02日 11:25:40